八紘一宇
2025-08-21 19:57:06 / 法国直播世界杯「八紘」一詞的典故出自中國《列子·湯問》與《淮南子》,本意指八方極遠之地,後來代指天下:
:湯又問:「物有巨細乎?有修短乎?有同異乎?」革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 — 《列子·湯問》
九州外有八澤,方千里。八澤之外,有八紘,亦方千里,蓋八索也。 — 《淮南子·地形訓》[1]
文學作品中最早的類似用法起源於曹植的《大暑賦》和《與楊徳祖書》[2]:
壯皇居之瑰瑋兮,歩八紘而為宇。節四運之常氣兮,逾太素之儀矩。 — 《大暑賦》
吾王於是設天網以該之,頓八紘以掩之,今盡集茲國矣。 — 《與楊徳祖書》
「八紘」一詞後也出現在以漢文書寫的《日本書紀》第三卷:
上則答乾靈授國之德,下則弘皇孫養正之心。然後兼六合以開都,掩八紘而為宇,不亦可乎! — 《日本書紀》·卷第三·神武天皇即位前紀己未年三月丁卯條之令從《日本書紀》中的這段話又延伸成「八紘為宇」的說法,之後則逐漸改成現在所見的「八紘一宇」。
在天皇紀元2600年(1940年)發行的八紘一宇紀念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