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系统不同分辨率的显示效果有感, HiDPI 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2025-06-17 12:44:32 / 五人足球世界杯

我在一台 16' MacBook Pro 上用 SwitchResX 对比了不同分辨率下的显示效果。这台笔记本屏幕的物理分辨率是 3456x2234 ,减去顶部刘海的 74 像素,剩下的屏幕是 16:10 的 3456x2160. 如果把分辨率设置为标准 16:10 ,刘海那一行就会被留黑。

这里都以去掉刘海后 16:10 的分辨率作对比,因为刘海在低倍数缩放下的效果实在是太搞笑了(无论逻辑分辨率有多大,那块位置始终会固定地留给菜单栏)。SwitchResX 的分辨率列表里会显示这个分辨率是否是 HiDPI.

分辨率

HiDPI

缩放倍数

观感

3456x2160

1

原生分辨率,没什么好说的

2992x1870

1.16

还是很小,近看会觉得文字有点糊

2624x1640

1.32

还是不适合正常使用的尺寸,因为字体更大一些,能更容易感觉到模糊

2560x1600

1.35

没什么区别,说起来这个是 13.3 寸 MacBook 的物理分辨率

2336x1460

1.48

一样区别不大

2056x1285

1.68

这里开始标了 HiDPI 的标志,看着比较正常了,虽然依然小,但文字也非常清晰

1920x1200

1.8

更大的缩放,反而没有 HiDPI ,看着比前一个更糊

1728x1080

2

标准的 2 倍缩放,个人觉得从这个分辨率开始适合日常使用了,也很清楚

1496x935

2.31

UI 更大,我日常使用的是这个

1312x820

2.63

整个 UI 有点过于放大了,看的距离近点反而不舒服

1280x800

2.7

类似以上

1168x730

2.96

960x600

3.6

应该不会有人用这些分辨率吧,太大了

(另外好奇为什么没有 1152x720 这种标准 3 倍缩放的选项)

我的印象一直是,macOS 要在 2 倍等整数倍缩放下才能没有糊的现象。但日常用 2.31 倍完全没有这个感觉,反倒是 HiDPI 是否启用影响更大。

而且一直以为,HiDPI 完全是由分辨率决定的,不是单独的选项,比如大于某个渲染比例就打开,糊就是因为没法点对点,超采样应该也是分辨率决定的。但这样看来,难道是开或不开 HiDPI ,系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渲染字体?

那这么来说,假如在某个非整数倍缩放的逻辑分辨率下,用某种方式强制打开 HiDPI ,效果就可以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