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人:也向往整洁 却坚守着凌乱美

2025-05-25 20:52:36 / 五人足球世界杯

本期话题

邋遢人

如果你是个邋遢人,是不是每天都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把你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收拾好。在美国人写的一本书《小趋势》中,有这么一个章节——《忙碌的邋遢人》,看了之后让人觉得,原来美国的邋遢人也这样,看来邋遢是不分国籍、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的,各地的邋遢人都差不多。关于邋遢,美国有人专门做过调查、做过研究,但我国似乎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不过,想来情况不会有太大出入。上述文章中说,超过三分之二的邋遢人希望自己更有条理。可为什么他们会一边下着决心,却一边又要邋遢下去呢?如果你遇到了一位特别邋遢的人,会不会试图去改变他(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邋遢人是真的因为忙碌而无心收拾,还是性格使然,也说不定另有原因。——编者

一份资料

一本书中

关于邋遢的调查

首先让我们看看在《忙碌的邋遢人》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一项民意调查,这项调查说的虽是美国人,但对照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其状况和心态也可见一斑。

每到新年,美国人都要像减肥那样为“清理杂物”下一番决心,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整洁、不愿整洁或不能整洁。这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杂乱无章,或者是认为杂乱无章可以使人摆脱约束或激发灵感,他们只是顾不上清理杂乱无章的物品,越来越多的人奉行的是更简单的信条:乱就让它乱吧。

每10个人中就有1个邋遢人

2007年春季,有人做了一次快速民意调查,调查发现了美国的邋遢人是什么样的人,与常人相比他们会邋遢到什么程度。他们对“邋遢人”的限定是:自己认为自己是“非常邋遢”的人,认为别人把自己称为邋遢人的人,或者是认为杂乱无章对自己的工作效率或生活质量会有一些影响的人。

调查的结果表明,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人是铁杆的邋遢人。也就是说,在美国2亿多的成年人中,有2000万个邋遢人。

37%的邋遢人心胸开阔

邋遢人可能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都是男人。邋遢的男人确实比邋遢的女人多,但两者的比率仅为55%对45%。邋遢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不是那种懒惰或事业无成的人。超过三分之二的邋遢人有全职的工作,大部分有孩子的邋遢人中有不到5岁的孩子。他们显然比不邋遢的人更有可能完成了大学或研究生的学业。他们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可能性是不邋遢人的两倍。37%的邋遢人心胸开阔,而心胸开阔的不邋遢的人只有19%,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超过三分之二的邋遢人希望自己更有条理

大多数邋遢人对凌乱只是屈从,但并不崇尚。他们并不认为杂乱无章没关系,他们甚至会设法克服凌乱的状况。超过三分之二的邋遢人说,他们希望自己更有条理(没有人希望自己更凌乱)。三分之二的邋遢人认为,整洁有助于人们支配自己的生活。邋遢人很少会为凌乱辩解,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邋遢人认为凌乱能够激发创造力。实际上,超过一半的邋遢人说,他们根本无法与邋遢人共同生活,而不邋遢的人中,也有超过一半的人持有这种说法。持有这种说法的人不是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凌乱,他们只是想努力克服自己凌乱的毛病。

邋遢的理由是:东西太多了

在回答为什么自己的家里杂乱无章这个问题时,无论是邋遢人还是任何其他的人,都没有把骄傲、无所谓,甚至没有时间作为杂乱的理由。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东西太多了。东西太多,没地方存放,这就是使美国一半以上的邋遢人陷入杂乱的原因。

邋遢与懒惰不同,与肥胖症更为相像

邋遢是美国的一种过度拥有的趋势,它与懒惰的趋势不同,而与肥胖症的趋势更为相像。就像我们吃的食品超过了自身的需求一样,我们拥有的物品超过了我们的需求。我们的购买力越强,购买的东西就越多,同样,我们得到的、赢来的、收集到的和保存的东西也就越多。虽然许多人会购买更多的东西来解决整理自己物品的问题,而邋遢人却干脆对自己的物品不加整理,他们可以让凌乱的状态成为自己正常的状态。

一个观点

凌乱也不错

商务专家埃里克·亚伯拉罕森和戴维·弗里德曼出版了一本为凌乱正名的书《凌乱也不错》。他们认为,书桌凌乱的人,常常都是富有才智和经验的人,他们都有比较高的工资收入。他们认为,马虎和凌乱,与即兴发挥、适应能力和机缘一样,是成就大事的重要素质(如果亚历山大·弗莱明不是把没有清洗过的实验用培养皿胡乱堆放在桌子上,他根本就不会发现青霉素)。他们甚至认为,凌乱的人是更称职的父母,他们注重温馨的家庭气氛,不在意有多少玩具和有没有可以不放电话的茶几。

他们甚至暗示了这样一种说法:清洁对人有害。医生们现在开始信奉一种“卫生假说”——现在,哮喘病和过敏症在儿童中发病率的激增,可以归因于没有接触某种微生物。含有氯元素的漂白剂可以清除衣服上的污渍,据说每年也会使不少孩子中毒,而且可以导致女性的乳腺癌和男性的生育障碍。用于草坪除虫的杀虫剂也会给孩子们造成短期记忆力衰退、手眼协调障碍和绘画能力下降等问题。一时间,脏乱如果不是完全符合卫生的要求,倒也成了合乎情理的事情了。或许,反对使用消毒液也可以成为顺理成章的话题了。

两点注意

可以邋遢

却不能不干净

在我们身边,邋遢的人大有人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更给了一些人邋遢的理由。很多人可能会以为邋遢就是脏,就是不干净,其实我们要说的邋遢,并不是指不干净,而是指没有条理。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凌乱也不错,不过,他们并没有说肮脏也不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邋遢的解释是:不整洁、不利索。你可以把衣服、鞋袜胡乱地堆在一起,但一定要洗得干干净净。也就是说,你可以邋遢,却不能弄得脏兮兮。

据说北宋名相王安石就是一个邋遢的人,常常一领旧儒衫,脏兮兮的也不洗,穿着就上朝面君去了。《遯斋闲览》里记述道:荆公、禹玉熙宁中同在相府。一日同侍朝,忽有虱自荆公襦领而上,直缘其须上。顾之笑公不自知也。朝退,禹玉指以告公。公命从者去之。禹玉曰:“未可轻去,辄献一言以颂虱之功。”公曰:“如何?”禹玉笑而应曰:“屡游相须,曾经御览。”荆公亦为之解颐。

还解颐(开颜欢笑)呢,应该羞愧才对,因为那不是邋遢,实在是太脏了。你可以说邋遢是自己的个性,却不能说脏是自己的个性。

可以邋遢

却不能妨碍别人

吃零食时,从来不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哪方便扔哪,这样的人不是没有;

从来不整理自己的桌子和床,就连学校检查卫生都不知道动一动,别人说他(她),还一脸怨恨,拍屁股走人,最后别人只好帮他(她)收拾,这样的人不是没有;

东西多得自己的办公桌都摆不下了,居然堆到别人的桌子上,连累得别人也担上了邋遢之名,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

我们觉得,你邋遢是你自己的事,但如果妨碍到别人,可别怪别人会“痛下杀手”,强迫你改变“个性”。

两条建议

如果遇到邋遢人

如果与邋遢人生活在一起,就不要老是抱怨,邋遢人是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凌乱而老是被人唠叨的。就像胖人,一般都不喜欢受到自己配偶的呵斥,也不会由于配偶的抱怨就少吃一点东西。邋遢人也一样,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利索一点。如果你愿意,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比对方还邋遢。说不定哪天他(她)突然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从此性情大变,成为利索的人了。

如果你的同桌是个邋遢人,而你眼里又揉不得沙子,就只能耐着性子帮其收拾。实在烦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的少操心。

如果你的同事是个邋遢人,千万别试图改变他(她),更别试图帮助他(她),因为对于杂乱无章的办公桌,他(她)会感到亲切,万一你帮他(她)收拾干净了,他(她)会感到茫然有所失,只有弄乱了,他(她)才会舒服。帮这样的人收拾东西,不是费力不讨好吗?

帮你成为利索人

邋遢人并不一定懒惰,但肯定是没有形成一个好习惯:把一样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其实不一定每样东西都必须摆放得相当整齐有序,但每一样东西至少应该在用完后都放回到原来的地方,这样就不必每天都去整理它。多准备一些档案袋、小纸盒等用具,把同类的东西收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少你找东西的时间,也会使你不必经常去做整理的工作。

打开心结

把整洁当成理想

整洁当然更好,也更值得推崇,但如果邋遢真是你的个性,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情,就像前面说到的,杂乱无章有可能是一种艺术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们都能放松一点,也许都能享受到更多的生活乐趣。这个时代,我们本来就被这样那样的规则束缚着,被这样那样的压力催促着,生活中也就不必让自己过于紧张了,应该让自己有更多的表达自由的方式。能够弄得整洁,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如果为了整洁而每天痛苦不堪就很没必要。

如果作为一个邋遢人,你真的很希望自己能整洁起来,就把它当成一个由于工作和职责太过繁重而未能实现的理想吧。理想总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