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世界是一座精神病院,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精神病院里的病人 ▏《被困住的灵魂》

2025-08-14 09:28:54 / 法国直播世界杯

“精神病院里面,是不是都是精神病患者?”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反问:

“没在精神病院里,是不是都不是精神病患者?”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首小诗:

这首诗的作者是一名精神病患者。

老褚手写诗稿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不到疾病。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作者的身份,说这首诗出自哪位哲人之手,一点也不为过。

当然,某种意义上,老褚怎么不算是哲人呢。

该诗出自《被困住的灵魂:一个心理治疗师和他的病人们》,这本书由15个关于精神病患者的真实故事结集而成。

这首诗是主人公老褚临终时写下的“甜蜜告白”。

提到精神病,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都是:

病人通常会疯疯癫癫、胡言乱语,看起来痴痴傻傻,有暴力倾向,无法与周围的人正常沟通,更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其实,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歇斯底里、危险恐怖的样子。

多数时候,他们都在平静生活。

配图丨《飞跃老人院》剧照

规律的饮食作息,往往使得他们看上去容光焕发;此外,他们还乐于挖掘、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书法、唱歌、下棋、太极拳、八段锦……都不在话下;在安全范围内,自由恋爱也是人之常情 ……

老褚诗(节选)

就连本书里写的这些患者朋友,也几乎没有不愿意将他们的故事说出来的。

点击图片跳转《后记》

然而,现实中他们却是长期被排斥、被歧视、被忽视的弱势群体。

他们患病的起因,可能就跟你我生活中某个不如意的经历很相似:

失业、失恋、夫妻不和、子女难教等。

反应无外乎是:

不解、委屈、愤怒、失意、咬牙坚持、断然放弃。

配图丨《悲伤电影》剧照

人有七情六欲,面对不如意的生活,必然会有这些反应。

所以我们跟他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人不是都只用一种身份活着。很多人都有两面,在病态与清醒间来回挣扎,最后连他们自己也分不清。

配图丨《飞跃老人院》剧照

于是,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急性情感障碍等科学名词将他们分门别类,不自觉地与一般正常人群区别开来、砌起一堵堵误解与隔阂的高墙。

《被困住的灵魂》主要人物速写图:

但是,他们在作为“正常人”时遭遇的那些不幸呢?是不是因为他们成了精神病患者,就不值得考虑,不值得同情了?

殊不知,视而不见的歧视与刻意的“优待”,才是对他们最大的不尊重。

本书作者走水所做的,便是拆除这些“高墙”。

与专注于病症的刻意科普不同,走水只是着重书写他们的经历本身。

作者一切讲述的指向,不单单基于精神疾病患者群体本身,更多的是基于患病的他们和未患病的我们一样,在生存里,面对不确定的人生的真实选择。

作者说

我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在一家精神专科医院就职,为精神庆病患者提供心理治疗。

"做—个正常人”,是这里每一个病人的努力方向,患者是在接受治疗,也是在努力获得家庭、社会的认可,寻找重返正常生活的希望;

而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我们,一言一行可能都会是某个患者眼里的火烛,或是风兩。

我也想将自己听到和见到的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希望愿意看这些的朋友,能看到如此平常的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会哭会笑,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

有些人用愤怒对抗波折,

有些人用麻木,

有些人与之和谐共存。

而患上精神疾病,

其实也是一种人对波折的回答。

它和所有的回答一样,

都是人生的答案。

配图丨《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关系》剧照

对多种多样的人生来说,

答案的对错与否本身就没有标准。

作者:走水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内容简介

这是一群在“病态”与“清醒”之间挣扎的人,他们的一部分灵魂,被困在了另外一个世界。做个“正常人”,是这里每一个病人努力的方向。

心理治疗师走水将自己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所观察到的“另一个世界”记录下来,还原精神病患者的曲折人生。

强迫症、边缘性人格障碍、性别识别障碍、精神分裂症……医学上,每个病症都有科学解释,但人心该如何解释?

在波诡云谲的现实面前,“正常”与“疯狂”的边界,未必如你想象得那么远……

编辑推荐

1、引万千读者热议的网易·人间非虚构专栏“我 们这里是精神病院”集结出版。

2、一个独特的群体,15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一个心理治疗师观察下的精神病患者的唏嘘人生。

3、强迫症、边缘性人格障碍、性别识别障碍、 精神分裂症……离我们并不遥远,了解才能消除误解与歧视。

4、看似癫狂、夸张、戏剧化的故事,却折射出了最真实的人性。

5、了解他们的人生故事,明白“理解”和“爱”才是他们最好的药方。

6、希望全社会都能正视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并重视当代人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读者热议进行时

很多时候都想探究,这些被定义着的“非正常群体”,是不是也同样定义着我们这类所谓的“正常群体”。“性本善”似乎在某些时刻成了“性本恶”:嫌弃、冷漠、厌恶,抵触他们回归,害怕他们“发病”,担心他们丢人……面对这样的境遇,“异类”们或重返“牢狱”,或远走他乡,或自生自灭……我们都忘了,拯救他们的,恰好是我们的理解、宽容、拥抱、接纳,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比渴望的“被温柔以待”。

——读者 颜九九Tanya

他们的痛苦与挣扎,或许是因为病情,或许是因为性格而被放大。人人都没有错,可人人都是帮凶。把悲剧拉近了,仿佛一出讽刺类的轻喜剧;拉远了,只是一个看过便忘的悲惨故事。只有当事人,被永远定格在这个场景里,冷暖自知。

——读者 小

读了好几遍,每次读都会被卷入拼尽全力生存的漩涡里而精疲力尽,但每次也都会抓住星星点点的爱意而有机会喘息,继续挣扎着往漩涡外游去。

——读者 刘鸢飞

小红书读书达人热评:

原标题:《整个世界是一座精神病院,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精神病院里的病人 ▏《被困住的灵魂》》

阅读原文